热线电话:021-62121771
服务时间:8:00-22:00
在快印印刷(如数码印刷、短版印刷)中,误差的界定通常涉及技术标准、行业规范以及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议。
界定标准:通常使用色差值(ΔE值)衡量印刷品与原稿的色差。
ΔE≤3:一般可接受范围(肉眼难以察觉明显差异)。
ΔE>3:可能被视为不合格,需协商处理(尤其是品牌色或专色)。
影响因素:设备色彩还原能力、墨水/碳粉批次、纸张吸墨性、环境光源等。
界定标准:
①常规印刷品(如宣传单页):长宽误差通常允许 ±1~2mm。
②精装产品(如包装盒、模切品):误差需控制在 ±0.5mm 以内。
③影响因素:文件设计尺寸错误、纸张伸缩性、裁切设备精度等。
①界定标准:多色印刷中各色版的错位偏差。
②数码印刷:套印误差通常≤0.2mm。
③传统胶印:要求更高,误差需≤0.1mm。
④影响因素:设备校准状态、纸张变形、操作规范等。
界定标准:
①文字内容:客户提供的原稿错误由客户承担;印刷过程中导致的缺字、模糊、重影由供应商负责。
②图像清晰度:分辨率不足(如低于300dpi)导致的模糊需提前明确责任。
界定标准:
①骑马订/胶装:页码偏移≤2mm。
②精装书:书脊平整度、封面与内页对齐误差需≤1mm。
(1)行业标准:如中国国家标准 GB/T 7705-2008(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)或国际标准 ISO 12647(印刷技术标准)。
(2)合同约定:客户与印刷厂需在合同中明确误差范围、验收标准及争议处理方式。
(3)设备性能:高精度设备(如海德堡、惠普Indigo)的误差容忍度更低。
(4)材料特性:不同纸张(如铜版纸、艺术纸)的伸缩性差异需提前预判。
(1)供应商责任:
设备故障、操作失误、未按文件要求生产等导致的误差。
(2)客户责任:
原稿设计错误(如出血未预留、分辨率不足)、未及时确认打样稿。
(3)不可抗力:
环境温湿度突变导致纸张变形,需协商解决。
(1)文件规范: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印刷要求(分辨率、色彩模式、出血位等)。
(2)打样确认:通过物理打样或数字打样(如PDF/X-4标准)提前核对效果。
(3)明确合同条款:书面约定误差范围、验收流程及补救措施。
(4)过程监控:对关键环节(如裁切、覆膜)进行抽检。